百度 毛泽东率先走向城楼的平台,他坐在中间圆桌的东首,紧挨着的是西哈努克亲王,董必武坐在西哈努克右侧。

7月23日至27日,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迎来持续强降雨,全市累计降雨量达10~250毫米。面对连日强降雨及其引发的地质、洪涝等灾害,乌兰察布市消防救援支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员出动,奔赴一线。据统计,自7月23日18时以来,全市共发生因极端天气造成人员被困的抢险救援88起,出动150车784人次,累计营救被困人员38人,疏散被困群众247人。

闻令即动,救援就是使命

7月23日18时18分,四子王旗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称,四子王旗乌兰花镇南梁1车5人被洪水困住,急需救援,大队立即出动2车10人前往处置。18时31分,兴和县持续强降雨,导致辖区多处被淹,兴和县一小区门前低洼地带有1人被困车内。接到报警后,兴和县消防救援大队立即出动2车1艇8人前往处置,迅速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救助受灾群众(乌兰察布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24日凌晨5时许,丰镇消防救援大队陆续接到群众报警求助,因为持续强降雨水位不断上涨,导致多条城市道路及部分低洼地带社区街道村落发生内涝积水,造成多人被困,大队立即组建多个救援组分批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同时,丰镇市饮马河发生内涝,河水倒灌,情况紧急,当地政府部门组织武装部、消防救援大队及部分社会力量开展排涝抢险工作,大队接到任务后,调派辖区消防力量,携带各类型救援装备前往现场开展抢险工作,消防救援人员不顾大雨和泥泞,全身心投入救援,扛沙袋、垒堤坝、排险情……

这群不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冒雨作业,汗水与雨水交织,手掌摸出红痕也不停歇。历经十个小时的救援,险情得到有效控制,消防救援人员在抗洪一线筑起“橙色大坝”。

救助受灾群众(乌兰察布市消防救援支队供图)

24日12时许,凉城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称位于凉城县六苏木镇新夭村由于降雨量较大,导致村庄被洪水灌溉,一养牛户家中十余头牛被困水中,无法移动,大队立即调派2车8人赶赴现场救援,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发现水面积水较深,下方全部是淤泥,牛群行动十分困难。经过现场协商制定多种方案,最终将人员分为两组,采取拖拽、驱赶的方式救援。经过四个小时的救援,十余头牛全部被赶拽至安全地带。

“谢谢你们,真的太感谢了!为我挽回20多万块钱。”焦急等待的牛主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不停地对消防员道谢。消防员纷纷表示“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确认现场无风险后消防救援人员撤离现场。

向“险”而行,守护群众安全

漆黑的深夜,齐腰的洪水,肆虐的暴雨……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抢险救援任务,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向险而行、冲锋一线、昼夜不停奋战在抢险救援最前沿。

26日7时许,由于暴雨不断,商都县部分路段及辖区农牧区水位不断上升,位于商都县小海子镇董家村遭遇雨水倒灌,村中道路被淹,最深积水处达4米,被困村民达80余户,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展开救援。消防救援人员采取橡皮艇轮流作业的方式开展地毯式救援搜索被困群众,边轻声安抚群众边组织有序登艇进行转移疏散。“水漫到家里来了,家里有小孩,快来帮我们!”救援时,面对惊慌的小朋友,消防救援人员安慰道“小朋友别害怕,有我们在。”

一抹抹闪耀的“橙红色”,以生命之名快速集结出动,向着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方向顶风逆行,在不停歇的暴雨中,在不断上涨的积水里,为受困群众搭建起了“生命之舟”,托举起了一个个生的希望。(来源:乌兰察布市消防救援支队)

编辑:李春雪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